技術資料
草莓種植技巧懶人包:一次了解草莓肥料和常見病蟲害

1. 草莓種植
1-1 草莓產區分佈
台灣的草莓種植主要分布於,苗栗縣、南投縣、新竹縣以及南部零星縣市區域,其中以苗栗縣的大湖鄉、獅潭鄉、公館鄉的種植面積最大。
1-2 適合草莓生長的氣候型態
草莓對氣候變化和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弱,特別是在台灣炎熱潮濕的夏季,容易爆發病蟲害。因此,草莓適合在冬季的乾燥低溫環境下種植。此外,種植地點應具備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,才能有較佳的草莓種植表現。
1-3 草莓產季
台灣的草莓產季大約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,依各草莓園區的管理狀況不同,約有3-4期花果可以採。最早的定植時間是高架栽培在9月底,而土壤栽培則需要等到10月中旬,待氣溫較涼爽時才會定植。
1-4 台灣常見的草莓品種
台灣的草莓品種多樣,如早期的馬歇爾、福羽、愛利收、春香、豐香、艷紅等,至今慢慢演變篩選出,民眾喜好口感佳、風味香氣各有優點的以下常見品種。
豐香:日本引進品種、歷史悠久,為台灣早期主要推廣的品種。
蜜香:由豐香與香水品種培育而成,兼具兩者特色,且抗病力比豐香更佳。
戀香:由豐香培育而來,具耐候性和抗病性。
香水:歐美及日韓常見品種,香氣濃郁,但甜度普通,因為抗病耐候,所以種植廣泛。
台農一號:以香水和豐香培育出的品種,較傳統品種抗病耐候。
天來一號:又稱蘋果草莓、為加州品種,主要培植於北部內湖地區,供應北部市場。
2. 肥培管理
2-1 草莓育苗土壤
草莓育苗時,會從母株的匍匐莖分植到育苗盆中,常用培養土作為基質,同時需要使用病蟲害防治材料,通過噴灑或根系浸泡等方式,預防炭疽病和細菌性斑點病等常見草莓病害。
2-1 草莓基底肥料
草莓定植前,除了土壤的殺菌、翻堆、靜置之外,可依喜好使用複合肥料、平均肥,或是有機質肥料進行打底。以20公斤為例,每一分地平均施用10-15包左右,切勿過量以避免苗期根系肥傷。
2-3 草莓育苗肥料推薦
草莓育苗期根系發展尚未穩定,建議使用 TE11 葉效速 高效葉面肥,內含鈣、鎂、鐵、錳等微量元素,能通過葉面迅速吸收,幫助草莓幼苗穩定成長,且應避免過多土壤肥料追加,造成根系受損、妨礙根系擴展。
另外,根據需求,可以補充鈣硼葉面肥。當土壤狀況不佳時,鈣硼肥料的吸收效率會降低,甚至可能導致鈣與硼之間的拮抗,讓草莓苗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。TE31 百果素 經過特殊葉面吸收配方設計,可以在草莓苗迅速走莖和延展匍匐莖時,提供即時的養分補充,有助於促進匍匐莖的生長。
更多關於草莓育苗肥料的資料,可參考文章 《 這樣施肥讓你的草莓苗順利開葉走莖,在生長衝刺期達到最佳狀態!》

2-4 草莓生長期肥料推薦
草莓生長時期著重在葉片生長、根系發展及順利走莖,建議使用 TE11 葉效速 促進根系發展及葉片生長,,並可額外使用 TE31 百果素 來解決土壤鈣硼吸收不足的問題,可有效協助走蔓的生長旺盛,讓植株更加健康。

2-5 草莓開花期肥料推薦
在草莓開花前,建議使用 TE13 果效速,它含有草莓在開花結果期所需的磷鉀肥,並補充鈣、鎂、硼和鐵等微量元素。於花期前補充可提升開花數量、著花品質等。
2-6 草莓結果期肥料推薦
在草莓結果期,需補充磷、鉀等主要元素,但氮肥不可過量,避免影響磷鉀吸收。TE13 果效速 作為主要肥料,可提升草莓口感、甜度、香氣。可依需求額外補充 TE31 百果素 ,由葉面直接吸收,提供草莓果品所需養分,讓草莓不易軟爛、更耐儲放、果形完整不畸形,避免鈣、硼缺乏所衍生的問題。
想知道更多關於草莓開花結果期的養分管理,可參考《 草莓栽培管理:幫助草莓開花結果,提升產量及品質 》

2-7 草莓連續採收期肥料推薦
在草莓的連續採收期,由於花果並存的時間較長,特別需要注意養分的補充,以避免養分回充不足影響草莓果實的品質。建議使用 TE13 果效速 作為主要肥料,提升草莓的甜度、品質及果實轉色效果,並配合 TE11 葉效速 來幫助母株進行光合作用,增加養分累積,避免開花和結果時過度消耗養分,確保後續草莓果實的生長順利。

3. 草莓常見病害防治方法
3-1 炭疽病 Anthracnose
草莓炭疽病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生,通常會隨著雨水和風力傳播,並透過草莓苗的移動,感染定植園區。發病時葉片、果實、走莖都會有病徵,炭疽病感染初期可以觀察到有黑色病斑,並帶有同心圓輪狀樣態。
草莓炭疽病防治建議:
防治草莓炭疽病應從多方面著手,首先使用健康的種苗,適量施用葉面肥以增強抗病力,同時保持田間的整潔,並將感染的病株移出田外。此外,可使用 超護 矽后 等無毒防治產品,進行葉面噴灑防治。
有關更多草莓炭疽病的資訊,請見文章《 草莓炭疽病怎麼辦?育苗期的關鍵防治法 》

3-2 萎凋病 Fusarium wilt
草莓萎凋病(俗稱「大小耳」)多發生於草莓苗期或定植早期,主要發生在草莓苗期、定植前期。感染前期可發現心葉三片其中一片,大小較其他兩片萎縮甚至乾枯,後期葉柄和走莖會逐漸乾枯,導致整株死亡。這種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長期存在,容易隨著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傳播,但隨著冬季來臨,病情會有所緩和。
草莓萎凋病防治建議:
目前沒有針對草莓萎凋病的有效藥物。建議使用健康種苗,進行輪作,徹底清理和消毒田地。另外,可以使用 超護 矽后 進行預防。大湖莓農連續兩年使用超護矽后,以灌根的方式使用在苗盆、以及發病過的田間草莓株,經幾次施用後有明顯觀察到,感染萎凋病的草莓部位,雖然還是有萎凋乾枯的現象,但母株還是能繼續走莖,扦插後依舊開花結果,可見天然防治資材超護矽后,對於草莓萎凋病有一定防治能力,可協助草陪種植度過萎凋病感染高峰期。
詳請可以參考文章《 草莓萎凋病的病徵與防治方法 》

3-3 白粉病 Powdery mildew
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葉片、莖、花、果實等,受感染時可觀察到葉片產生灰白色粉末狀孢子,隨著病情加重,這些粉末會逐漸覆蓋整個受感染的部位。
草莓白粉病防治建議:
預防白粉病應使用健康種苗,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,並防止植株過於密集。此外,應保持田間清潔,並及時移除病株。藥劑防治可使用推薦用藥或 超護 矽后 進行葉面噴灑,也能有效防治白粉病。
想知道更多關於白粉病的資訊,可參考《 如何防治白粉病?不使用農藥也能處理白粉病! 》
3-4 灰黴病 Graymold rot
草莓灰黴病在低溫高濕時期最易傳播,易感染葉片、走莖、花、果實等,主要感染草莓果實,初期呈現灰色水浸狀、褐色病斑,隨之潰爛影響草莓的販售價值。
草莓灰黴病防治建議:
應避免密植,保持通風良好,並保持田地整潔,將病株移除場外。合理施肥,避免氮肥過多也是防止病害的重點。資材防治可輪替使用推薦用藥或是天然防治資材 超護 矽后 進行葉面噴灑防治,減少農藥殘餘及抗藥性的產生。

3-5 果腐病 Phytophthora fruit rot
草莓果腐病也稱為草莓疫病,感染後整株可能受到影響,會出現褐化、腐爛和乾枯等現象,並且病害容易通過雨水和灌溉水快速傳播。
草莓果腐病防治建議:
防治草莓果腐病可鋪設榖殼等物質於畦溝,減少雨水飛濺,同時保持田間整潔,及時移除病株。資材防治可輪替使用推薦用藥或是天然防治資材 超護 矽后 進行葉面噴灑防治,減少農藥殘餘及抗藥性的產生。
3-6 葉枯病 Leaf blight
草莓葉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,尤其好發於低溫高濕的環境,包含葉片、葉柄、走莖、根系、花萼、果實等,受到感染時可觀察到褐色的輪狀小斑點,感染後期則可能發生植株矮化,新葉大小生長不良、葉片走莖產生紅褐色病徵等問題,嚴重時則會整株乾枯死亡。
草莓葉枯病防治建議:
防治草莓葉枯病應使用健康的種苗,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,並避免密植。同時,應保持田間整潔,移除病株。資材防治可輪替使用推薦用藥或是天然防治資材 超護 矽后 進行葉面噴灑防治,減少農藥殘餘及抗藥性的產生。
3-7 角斑病 Angular leaf spot
草莓角斑病、草莓葉枯病、草莓萎凋病,這三項目前為各地區草莓耕種最主要危害病害,相對其他病害感染較爲不易防治,草莓角斑病可感染草莓全株部位、並具有潛伏期,受感染的草莓株不會在第一時間就展現病徵公防治評估,容易錯過防治作為的黃金時間。
受草莓角斑病感染的草莓株,起初會在葉背出現少許角狀水浸斑點,由於病菌量還不多,所以感染範圍會限制在葉脈之間,而呈現不規則角狀斑點,感染後期則會大面積擴散成黑褐色水浸狀病徵。
草莓角斑病防治建議:
防治角斑病應使用健康種苗,避免密植,保持乾燥及良好的通風環境。保持田間清潔,並使用銅劑進行適度的防治,但需控制使用次數以免傷葉。同時可以使用 超護 矽后 進行葉面噴灑防治。
3-8 青枯病 Bacterial wilt
草莓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,通常由帶病的母株傳染給苗株,感染後會危害整株。初期可見下部葉片枯萎、葉柄下垂,幾天內整株會乾枯死亡。
草莓青枯病防治建議:
由於目前尚無推薦藥物防治青枯病,建議通過良好的田間管理及使用健康種苗來預防,並及時移除感染的病株,避免交叉感染。保持田間衛生,使用乾淨的水源和土壤管理技術,必要時進行非寄主作物的輪作。
4. 草莓蟲害管理
4-1 花薊馬 Hawaiian flower thrips
草莓受到花薊馬危害時,花薊馬會叮咬花器和果實,受叮咬的花容易產生畸形果,草莓果實則會失去豔紅光澤、畸形硬化等,造成商業價值損失。
草莓薊馬防治建議:
防治花薊馬應使用藍色黏板進行早期偵測,並及時採取防治措施。可使用推薦用藥和 超護 除蟲王 輪替噴灑,保護草莓免受薊馬的危害。
關於更多薊馬無毒防治的討論,可參考文章 《 薊馬入侵怎麼辦?告訴你用天然無毒薊馬防治的方式 》
4-2 紅蜘蛛(二點葉蟎)
二點葉蟎田間俗稱紅蜘蛛、蜘蛛,繁殖速度快,叮咬時可發現白色細小斑點遍佈植表,影響草莓生長。
草莓紅蜘蛛防治建議:
資材防治可輪替使用推薦用藥或是天然防治資材 超護 除蟲王 進行葉面噴灑防治,減少農藥殘餘及抗藥性的產生。
紅蜘蛛的天然防治,可參考《 無毒防治祕笈:有效擺脫紅蜘蛛的危害 》

4-3 斜紋夜蛾 Tobacco cutworm, Cotton leaform
斜紋夜盜蟲為田間各作物常見的害蟲,會直接啃咬作物,影響植物的生長,並且全年都有發生的風險。
草莓斜紋夜蛾防治建議:
防治斜紋夜蛾可以通過清園時淹蓋土壤殺死幼蟲及蟲卵,並使用性費洛蒙監控族群變化,提前採取防治措施。同時可以使用推薦藥劑、蘇力菌及 超護 除蟲王 進行噴灑防治。
4-4 綿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
危害草莓的蚜蟲有很多種類,其中族群最大的是綿蚜。在環境乾燥期間容易發生。綿蚜會刺吸草莓的葉片、莖、花和果實,導致草莓生長不良,嚴重時會枯死。此外,蚜蟲分泌的蜜露還可能引發煤煙病,影響光合作用。
草莓蚜蟲防治建議:
防治綿蚜可以使用推薦藥劑和無毒防治資材,如 超護 除蟲王 進行噴灑,預防蚜蟲引發的煤煙病等問題。
更多有關蚜蟲的防治方法,請見文章《 3種無毒方法:迅速對抗作物上的蚜蟲 》
4-5葉芽線蟲 Aphelenchoides fragariae (Ritzema Bos) Christie
草莓葉芽線蟲的病徵和紅蜘蛛很像,常會被忽略,但葉芽線蟲主要危害新葉和生長點。感染後會導致葉片皺縮、植株變矮,開花結果不良,但老葉不會受到影響。
草莓葉芽線蟲防治建議:
防治葉芽線蟲應選用健康種苗,並在苗期使用推薦藥劑浸泡防治。由於線蟲卵或幼蟲會隱藏於土壤中,應注意土壤的消毒管理。
草莓的甜度與多個因素有關,包括品種、溫度、營養以及栽培管理。為了種出更甜的草莓,確保植株有足夠的光照非常重要,這有助於促進養分的轉化。日夜溫差較大的環境更有利於糖分的積累。同時,應該適量控制水分並補充鉀肥,特別是在結果期時,使用 TE13 果效速 能有效提升草莓的甜度。